`
webcenterol
  • 浏览: 917787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文章列表
这几年客户端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关注的焦点更多的在于一些商务平台和网络框架一个表象就是传统的客户端开发利器逐渐没落比如delphi和mfc等但实际上在未来几年里,客户端程序并不会因为各大厂商的减少支持而失去光彩。估计某些新技术的涌现还是会以客户端程序为根基。从连接质量上看网络终究是不稳定,而计算机内部的连接相比之下就更有质量。对于最终用户来讲体现在他自己计算机上的东西才有意义,而要想把某些功能体现在客户的计算己上,那么客户端程序必然始终会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项目人员的成熟度来划分,项目至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项目组的成员基本具备项目开发的各种技能(技术,沟通,流程建立等)这种情形下最需要的是管理。也就是说创造一个好的范围,让每个人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wbr></wbr>;第二类是项目组成员不具备完成各种事情的技能,好多人不是不想做<wbr></wbr>,而是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做比较好。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领导,项目负责人要对<wbr></wbr>很多方面进行监测,工作的同时进行人员的能力培养。国内大多项目组估计是第二<wbr></wbr> ...
能够不用脑子义愤填膺的人通常也最容易无原则的退让时常表现民族情节的人有可能骨子里是媚外的中国人其实活的很不封闭这是好事但如果逐渐搞不清自己原来是谁那就走向了坏的一端鲁迅先生讲中国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当稳了奴才的人一类是想当奴才而不得的人诚如斯言
所谓企业文化必须直指人心,一旦流于形式,将不值半文钱。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最终取决于领导层。中国是一个家长制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不是一个十分彰显个性的国家,这两点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影响人行为的最根本因素是上行下效,而非其他。
人的复合性决定了人的理想必然具有复合性。所以想做个好人的,未必不偶尔想做点小坏事。想为人师表的,未必一辈子不想风花雪月。想报效国家的,未必什么时候都公心公论。---选择一个纯粹的理想,并追逐一生,是高尚的,但有理由相信结局必然是痛苦的,至少有时候是痛苦的。从这点来看,这社会有时候就需要一点宽容。
人这一辈子,心有多远,人就可能走的多远。有一阵联想的一些人说:别拿公司当家。这话是对的,出发点却错了。能给你它所能给的就是好公司了。以利润为目的的公司和以亲情为基础的家庭,原本就没什么关联。如果任何时候对公司有了一种类似对家庭的归属感,那就是公私不分了。
往合肥寄了个ems,结果5天了还没到,上网一查,记录上赫然写着已送达。心有点慌,赶紧开始打电话确认。最终的结果是投递员给弄错了。这就有点末名奇妙了,我那上边地址电话都写的清清楚楚怎么可能弄错。最后又很麻烦的搞了一大圈,总算找了回来。这事完了之后,脑子开始胡思乱想。我这该不算个案吧,没道理我就这么倒霉。如果不是个案这种事产生的根源只能说是那个投递员的态度问题。张瑞敏讲: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 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从日常的生活感受来看,中国就是缺这样的人,很多人都想浮起来,并且是迅速的浮起来。进而忽视了一个根本事实,浮起来的一个前提是要先把手 ...
企业开创期需要的是技术能力,机遇以及对机遇的把握,最不需要的就是管理。纵观IT发展史,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观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软当初倒腾CP/M卡那会,网景刚弄出浏览器那会,Google还是一家小公司那会,你很难讲他们有多好的管理水平,但他们崛起了。也许在守成阶段管理才真正成为重要角色。或者可以说管理是不能让人活但却足以让人死的这么个东西。
项目三要素:技术,流程,人。那个是最关键的要素?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如果要我来回答,项目应该以人为本。人是项目中最关键的要素。技术需要人来消化,流程需要人来运作,诸如此类,所有这一切最终将作用到人的身上。如果上述观点成立,我们可以直接推导出一个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结论:西方经典的各种管理方式方法,肯定不适应中国。要想让这些方法不成为障碍,那么必须对其做出调整。根本原因就是纯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和纯外国人组成的团队在“人”这个层面上有绝大差异。这两者有不同的做事风格,不同的思考方式。怎么可能用同一种方式来管理。具体来讲,在看完PM Book,做了CMMI之后,一出问题,很容易就把某些问题归结为流程问题。但 ...
自从Java虚拟机这种东西出现后,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功能事实上正在被剥离,而虚拟技术比如VMWare等的盛行正使这一趋势越发的加剧。象Windows现在的一个巨大优势并非在于操作系统,而在于生存于这个操作系统之上的各种应用。如果有一天各种应用程序彻底的变成了系统无关,比如都可以在Java虚拟机上跑,那么哪一天实际上是操作系统的末日。象微软这种公司眼下面临的也就是这样一种尴尬。他推新技术就意味着推翻自己的优势,他不推新技术那就意味着等着被别人推翻。如果将来微软丧失自己的霸主地位,那么根本原因必然不是由于哪个公司的挑战,而是来源于他必须背负的历史和技术发展趋势的这种内在矛盾。
眼下已是午夜时分,早已过了熄灯时间,但今晚明成学院的各个宿舍里却依然亮着灯。 今天早上,汉麒同心玉研发成功的消息传到了明成学院,明成学院立刻因这个消息沸腾了。 在这个时代里,为了延长生命所有人必须修炼 ...
流程+技术+人是项目的三个要素,由此可以推断以项目为主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构筑于这三者之上。 而对于流程和人任何人都知道去关注,但什么样的技术沉淀才可以认为有助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结论必然就因领域因地域而异。 为许多中国公司所注意到的一点是人力成本,而为许多中国公司所忽略的一点是对维护性项目特征的深入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沉淀。 假如说人力成本都在同一线上的话,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就只能是在质量上有出色的表现。而保证质量的有效途径只能是对维护性这三个字的深入挖掘。 从技术角度看,维护性项目有着很多于开发性项目不同的特征。比如,维护性项目必然要面对的就是影响区域的评估, ...
高中时候,有一套当时很喜欢的书。 那编辑很有意思,鲁迅的一些杂文被拼在一起,叫梦醒了的人生。 (也许)俞平伯的被拼在一起,叫什么人生不过如此。 这两天无意间想起这个书名,发现这句子有点意思。 人生不过如此,这下文却可以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人生不过如此,所以需要执著。 人生不过如此,凡是何必执着。 做程序员么,大多数没什么选择,愿与不愿都得走第二条路。 希望大多数人,尽快渡过混饭的阶段,把职业和人生调理得更顺畅一点。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 近来有了些与以往不同的开发经验,这些经验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有很多的人习惯使用"差不多","将就将就"这类短语。用于做人,这体现的是一种历史中沉淀出的智慧;用于做产品,尤其是软件产品,这是致命的。 我所接触到的国内的程序员,有许多走的是一条通向“高手”的路子。具体的特征是,你给我个啥事,我肯定能把它做出来。只求做完,不求做好。所以虽然知识面广博,临场搏杀老练,前行勇猛,却未必能作出优秀的产品。 因为明显的收益,好多人恨不得在短时间内成为绝世高手。其结果往往浮沙筑高台,虽 ...
我本是个俗人,凡尘俗事便如缠山云雾,没一刻稍离。营营苟苟,想来青丝白发也不过早晚间事。消磨去的是书生意气,滋生起的是浮躁心火。如此一个社会里究竟又有谁能心如明镜。 一段时间前,去了趟大名山。一路行去,眼 ...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